罗旦:胖女人的美

有趣的灵魂不局限于任何东西,可以是一支笔、一幅画、一个人,哪怕是胖女人。或许她们没有姣好的面容、没有凹凸有致的身材,没有所到人群之处,引来的羡慕眼光,但她们有“福气”的微笑,可以感染别人,给他人带去快乐,她们同样可以站在舞台上,轻盈地舞蹈,快乐地跳跃,活出精彩的人生。

古人言,“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才是女人最好的状态。许鸿飞:“美有很多种,不能把美局限为一种状态。瘦的美女是一种模样,‘肥女’的美也有鲜明的特点。”

一群身着橙色舞蹈服的小胖妞,在桩子上做着各种舞蹈动作,单脚站立、劈叉、跳跃完全不在话下。肥胖和轻盈,凝固和灵动,形成一种互相对立又和谐共存的平衡。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就是—罗旦。

Luodan 罗旦 Artwork Example 罗旦 平衡系列-方舟 – 查看作品详情 

模样清秀,看起来安静内敛,却不想竟然如此“叛逆不羁”,挑战世人以瘦为美的审美标准。把活灵活现的“胖女人”形象做成了自己的标志。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里,胖女孩默默地变成了可以被随意取笑的对象,“你胖了,你又胖了,变成了日常的问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尽管她们努力优雅、幸福地享受生活,可是她们是孤独的。

这一系列作品,巨大的身材占据了全部视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画面形成了对社会理想中女性之美的巨大挑战,以一个新的视角去观察女性的身体。在美术史上的西方油画中,很多时候女人都很丰腴。费尔南多·博特罗,哥伦比亚国家的荣耀和人民信仰之父,他以肥胖造型的绘画和雕塑著称。在他的画中无论是人物、水果还是器具,都像充了气般膨胀,他想表达一种体积带来的美感和塑性。

Balance Series Liberty by Artist Luo Dan 罗旦 平衡系列-自由 – 查看作品详情

在罗旦看来,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放大”人们的思考和感知,努力将人们推向自然的视角和维度,尽可能的形成一种对位进行交流,让人与自然这看似理所应当的联系中,多了一些惊喜和情趣。这些人物形象的灵感,是罗旦在一次帮朋友拍芭蕾视频时得来的。朋友请来的芭蕾舞者比较肥硕,跟他印象中的芭蕾舞者形体有些反差,但他觉得还挺有意思的,于是开始尝试做一些构图和小稿。此外,罗旦也借鉴了汉唐以来人物形象丰腴的形体,在眉宇和形体的刻画上让人联想到唐代审美中对于“丰腴”和“流畅”的呈现。瘦子因为骨感而好看,胖子因为丰满而性感。

Luo Dan_Balance Series-Falling in Love 罗旦 平衡系列-陷入爱河 – 查看作品详情

我们看到的是这些胖姑娘们灵动自在的舞姿,是大家瞩目和喜爱的目光,却不一定会有人会看到她们背后付出的汗水和辛酸,尽管如此,但她们最终还是成功了。也许有些事会因为我们自身条件和客观环境的限制变得有难度或难以完成,但我们都应该尝试一下,万一做到了呢?瘦子有她的漂亮,胖妞有她的魅力,每种体型的女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美。这些胖女人们不为身体所缚,活出自己的精彩。以自己“不完美”的体态,为别人带去思考和欢乐。

画皮画骨难画心。我想,一个人真正的魅力不在表皮,而在内心。

罗旦-《谢谢》创作历程

不知道你是有否发现,一群可爱又特别的小胖妞正在美术馆表演着各种各样的高难度动作:一字马、走单杠、单脚腾空……她们都有着雪白的肌肤,穿着浅橙色的舞衣,略带羞涩又有点紧张地摆出最优雅的姿势。虽然她们的身材并不苗条,但是却让人感到如此灵动和轻盈。在美术馆外,一个高达约4米的人物伫立在小池塘边,她同样身穿浅橙色舞衣,45度弯着腰,给过往的每一个人深深的一个鞠躬。

人生就像一场又一场接连不断的表演,一场戏的谢幕同时意味着下一场的即将开始。罗旦《平衡》系列中不同人物的造型构成了一场完整的表演:刚开始序幕里寓意开始的踮脚,表演中具有挑战性的高难度动作,以及最后谢幕时的鞠躬,《thank you》实际上是以《平衡》系列中向观众鞠躬的人物为原型制作的大型作品。在此,作者希望以这样一件大体量作品在毕业之际作为对自己学生生涯的告别,同时向人生这一阶段中所有帮助过他的人致谢。

Luo Dan Thank You at CAFA in Beijing, China
罗旦《谢谢》,由中国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收藏

YAWP艺术平台 × 旦 访问片段

Q:《平衡》的作灵感是什么?
作品中人物形象主要来源于体操和芭蕾等表演运动中的人物。之前设计过运动项目的奖杯,积累过一些运动中的人物素材。后来,我帮朋友拍舞蹈视频,请来的芭蕾舞者比较肥硕,跟我的印象中的芭蕾舞者形体有些反差,觉得还挺有意思,于是开始尝试做一些构图和小稿。

Q:在你自己看来,胖姑娘有什么隐喻
开始创作时,并没有考虑得那么多,只是想把自己感受到的这种反差表现出来,单纯从雕塑的形体语言出发。但创作总是个很微妙的过程,随着制作的推进,会质疑和反问自己,思考得更加深入。如果这其中有什么隐喻,我想可以这样理解:表面上轻松做出这些高难度动作的胖姑娘们,不一定会有谁看到她们背后的努力付出,但她们最终还是成功了。也许有些事会因为我们自身条件和客观环境的限制变得有难度或难以完成,但我们都应该尝试一下,万一做到了呢?

Q:作品名称叫《平衡》,是不是作品的视觉感受关注更多?
应该是这样的,因为我是从形体和视觉感受出发。首先动作基本是对称或维持平衡的,而膨胀饱满的形体与细长的支撑形成一种反差和冲突,这种冲突也刚好达到了构图和视觉上的平衡。

Q:色彩上是如何表现这种平衡感的?
整体上来讲,颜色比较浅,显得比较轻盈。而颜色之间的对比比较微妙,这样可以削弱局部的形体而强化整个形体的感受,并使它达到一种平衡。颜色是一遍遍的画上去的,每一层都比较薄,这样会显得更为通透而有层次。

Q:《Thank You》是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么大的雕塑是怎么完成的?
这件作品是泡沫材质的,制作前后耗时将近两个月,雕塑加底盘一共重700多斤。我用了6块泡沫粘接成一个大长方体再进行创作。首先是打格定位,勾画轮廓,再用电热丝把雏形切出来。接着便是用刀和钢刷一点点往下做减法。刷子皴上去的颜色结合泡沫的表面痕迹,保留了它的手工和制作感。这期间,我的导师王伟老师经常对我的作品进行指导和帮助,还有雕塑系刘伟师兄和仇冕也给予了我许多技术支持,非常感谢他们。

Thank you_Luo Dan_Work in Progress
罗旦作品《谢谢》创作过程

Luo Dan_Thank You_Work in Progress
罗旦作品《谢谢》创作过程

Q:么大的雕塑困的地方在哪里?
我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应该是材料和工具的问题,之前只是做了个小稿进行尝试,所以对创作大型作品所需的材料和工具要一个熟悉和磨合的时间。同时,创作这种大体量的雕塑,对于形体的控制和把握也是一个困难。一般这种尺寸的雕塑都会采用泥稿套圈放大,而我用泡沫制作相当于徒手放大,所以观察就变得特别重要。我从开始就没有对最后的形体和效果有特别明确的设定,而是随着自己的感觉和对材料、时间以及体力的让步屈服而慢慢调整,其实也是在想法和实际情况中寻找一个平衡的维度。

Luo Dan_Thank You_Work in Progress
罗旦作品《谢谢》创作过程